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科學紀錄片《超級實驗室》彰顯了中國科技實力,科技勾勒中國創新版圖。在昨晚(2019年1月13日22:39)中央電視臺CCTV-1播出的《超級實驗室》第5集《未來》,講述了以袁隆平院士帶領的超級雜交水稻科研團隊如何一次次突破超高產世界記錄歷程。
在分子生物學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科學快速進步的今天,設計育種的理念和技術正在改變著育種模式。作物冠層光合作用模型以及冠層光合測量技術在紀錄片中得到了詳細的介紹,為未來超級稻的創制提供著重要的技術支撐。
提高群體冠層對光能的利用率是超級雜交水稻的選育過程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光能利用率受到水稻冠層結構、葉片光合特性及與環境互作等多方面的影響。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朱新廣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開發了水稻冠層光合作用模型,該模型是一套計算機軟件程序,能夠將水稻搬到計算機中進行模擬計算,對冠層結構和葉片光合生理過程的諸多參數進行優化分析。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成功研制了植物冠層光合作用測量儀(CAPTS),將光合氣體交換測量從常規的葉片水平拓展到了群體冠層水平,從而更加直接的獲取與生物量、產量直接相關的冠層光合作用速率等重要數據。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常碩其博士所在的雜交稻高光效平臺與朱新廣研究團隊多年來保持密切合作,利用光合作用模型以及CAPTS等技術對、二、三、四期超級雜交水稻代表性品種進行系統分析,旨在為未來超級稻品種的創制提供高光效育種方案。
上述冠層光合作用模型及冠層光合作用測量儀主要由朱新廣團隊宋青峰副研究員等完成。中央電視臺錄制的大型科學紀錄片《超級實驗室》已于2019年1月1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